中国空间站里的水稻都长这么高了!网友:“种花家”到哪儿都不忘种菜

   2022-09-01 21英语网0
核心提示:这两天中国空间站又传来好消息!问天实验舱内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目前已成功萌发生长状态良好! 后续将开展拟南芥和水稻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该实验或能帮助解决人类长期在太空执行任务时的粮食保障问题 Chinese astronauts have succes

这两天

中国空间站又传来好消息!

问天实验舱内的

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

目前已成功萌发

生长状态良好!

 

后续将开展拟南芥和水稻

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

全生命周期实验

该实验或能帮助解决

人类长期在太空

执行任务时的粮食保障问题

 

Chinese astronauts have successfully grown rice seedlings onboard the Tiangong space station and this experiment that may yield key insights into how astronauts can cultivate food to support long-term space missions, experts said on Monday.
 
在8月26日发布的
最新一期“天宫Vlog”中
还有神舟十四号航天员
在太空“种菜”的画面
航天员蔡旭哲细心呵护在轨实验生物样品,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视频
 
有网友看后表示:
“到哪儿都不忘种菜
实属‘种花家’传统艺能了!”
 
有网友期待未来吃上“太空粮”↓
 
有人想起了袁隆平爷爷↓
 
 
也有人为“身兼数职”的航天员们点赞↓
    
高秆水稻幼苗已30厘米左右高
矮秆水稻5-6厘米高
 
据新华网报道,2022年7月,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7月28日,载有实验样品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于7月29日启动实验。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实验单元安装至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Seed samples of the two plants, Arabidopsis and rice, were installed in the life ecology experiment cabinet of the lab module, which went into space in July. The space growth experiments were launched on July 29 with ground instructions.
 
本次空间实验样品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模式植物。拟南芥代表双子叶、长日照、十字花科植物,青菜、油菜等蔬菜属于十字花科。水稻属于单子叶、短日照、禾本科植物,小麦、玉米等粮食类作物属于禾本科。
 
目前,研究团队已成功启动中国空间站内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萌发,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生长状态良好,后续将完成拟南芥和水稻在空间“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
 
空间站内水稻生长状态良好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
 
“太空拟南芥”,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微信公众号
 
The Arabidopsis seedlings have grown several leaves, and rice seedlings have grown to a height of about 30 centimeters. Later, their life cycle experiments will be conducted to obtain space seeds, said the briefing.
 
“此前,我国已成功完成过拟南芥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说。
 
问天实验舱内微重力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组图,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The experiment is expected to complete a full life cycle "from seeds to seeds," and during the process taikonauts will collect samples and then freeze and preserve them, before finally returning them to the ground for analysis. 
 
“太空水稻”,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微信公众号
 
The country h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space seeds of Arabidopsis through its previous life cycle experiment in space, said Zheng Huiqiong, a researcher at the 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Molecular Plant Sciences unde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Zheng added that the experiment on rice's life cycle in the Wentian lab module would hopefully be successful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pace grain production.
 
解决人类长期空间探索粮食保障
太空农作物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从人类探索太空开始,大米就一直是宇航员的主食。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的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他们在轨期间吃了冻干鸡肉和米饭。
 
Rice has been a staple food for astronauts since the early days of space exploration. US astronauts onboard the Apollo 11 mission, who were the first humans to land on the moon in July 1969, ate freeze-dried chicken and rice during their trip in space.
 
郑慧琼表示,随着载人深空探测的发展深入,比如登陆火星,要想真正解决人类长期空间探索的粮食保障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从地球上携带粮食来满足航天员长期的空间生活和工作需求,必须要解决在空间生产粮食这一难题。
 
"But if we want to land on and explore Mars, bringing food from Earth is not enough to suffice for the astronauts' long journey and mission in space. We have to find a sustainable food source for long-term space explorations," Zheng said.
 
由于地球生命不可能在严酷的太空环境条件下无保护地生存,未来太空作物生产必须在完全封闭的人造环境中进行,种植空间和能源供给都十分稀缺。因此太空种植的农作物必须满足高产优质、高生产效率和低能源消耗的要求
 
据介绍,在过去60余年中,科学家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当前研究重点逐渐由对植物幼苗阶段的研究扩展至种子生产研究,但目前只有油菜、小麦、豌豆等少数几种作物在空间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
 
8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郑慧琼研究员(右二)和研究团队成员观察地面对照水稻实验单元里的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have conducted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on growing and cultivating plants in space, having conducted more than 20 such experiments in various spacecraft. However, only a few crops, such as oilseed rape, wheat and peas, have been grown over their full life cycles in space environments.
 
“开花是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在空间条件下,植物开花时间延迟、开花数目少、种子结实率低和种子质量下降等问题仍然没有克服。”郑慧琼说,本次实验将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控制植物的开花,实现在较小封闭空间中令植物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径,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8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拍摄的“太空同款”拟南芥培养单元里,拟南芥开的花。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Plant growth in space faces problems such as delayed flowering time, low seed setting rate, and decreased seed quality, said Zheng.
 
航天员返回时将带回采集的种子
 
科研团队表示,在实验过程中将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我们的计划是航天员返回前10—15天采集种子,航天员返回时带回来。”郑慧琼说。
 
空间应用系统问天实验舱任务总体主任设计师赵黎平向央视记者介绍说,初步计划9月下旬左右,由航天员进行植物样品的、植物植株的第一次采集工作,就是大约在神舟十四乘组返回前进行植物样品的收获工作。
 
The astronauts will keep monitoring the plants, and if the experiment is successful, they will collect the newly produced seeds and bring them back to Earth for further studies.
 
 
她还介绍说,“像这次随舱发射的植物的这个实验,航天员在手套箱处置完成植株采集以后,会把它放在-80℃的温区,然后它的种子由航天员采集后会放到4℃的温区。航天员返回前会把它放在一个被动的生保条件的下行冷包里下行,由科学家做更深入的研究。”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众号,中国日报,Global Times



 
 
标签: 水稻 中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好速译英语翻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网民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两周年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两年后,中国人在他的墓前献花,享年91岁,在网上发布图片和文字,悼念这位开发出杂交高产水稻品种的人,该品种有助于缓解世界各地的饥荒和贫困。周日,一段视频再次出现,并在中国类似推特的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疯传,袁在视频中谈到了他在超级杂交水稻穗下休息的梦想
    05-23 Society
  • 中国科学家解决水稻和小麦收获前发芽问题 - Chi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IGDB)的一个中国研究团队最近确定了用于控制水稻和小麦收获前发芽的关键基因,这将有效减少农业损失,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这项研究于周一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科学家们相信,调控种子休眠的两个基因SD6和ICE2的结合将共同作用,防止种子休眠
    12-06 Sci-tech
  • 中国科学家在太空完成水稻、拟南芥生命周期实验
    中国科学院(CAS)周一表示,中国科学家已在中国空间站完成水稻和拟南芥的生命周期生长实验,并成功获得种子。周日晚上,随着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的安全着陆,经过120天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与其他样本一起被运送到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空间应用系统
    12-06 Sci-tech
  • 太空水稻种子从轨道返回 - Space rice seeds re
    作物将有助于为未来的任务寻找可持续的食物来源。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中国宇航员带回了世界上第一颗在轨道上生产的水稻种子,这一壮举使科学家能够探索微重力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为长期太空探索寻找可持续的粮食来源。据报道,周日晚上,中国宇航员陈东、刘洋和蔡旭哲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着陆
    12-06 Sci-tech
  • 中国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种子到种子水稻的太空育
    (ECNS)——中国的一个研究小组从“亲本”水稻种子中收获了水稻种子,这些种子在中国空间站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经过120天的发芽、生长和成熟。周一,中国新闻网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这是首次在太空实现种子间水稻育种。这些水稻种子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种子一起返回地球,拟南芥是一种小型开花植物,在太空中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后收获
    12-05 ECNSWire
  • 来自太空的水稻有望培育出强劲的新品种 - Rice
    从太空带来的变异水稻种子可能会在地球上提供新的物种,并带来比陆地同类更高的产量。在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科研示范基地,湖北金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最近完成了从20公顷的稻田收割太空水稻的工作,他们在那里种植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任务的种子。太空育种是种子在太空中暴露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的过程
    11-03 Sci-tech
  • 耐盐水稻新品种在中国东部完成产量测试,亩产50
    科学产业新闻媒体stdaily报道,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团队培育的优质耐盐水稻新品系“炎黄香精”的田间产量测试在中国东部山东省东营完成,亩产505.1公斤(0.06公顷)。com周四报道。耐盐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是环境卫生研究的重要方向
    10-28 Economy
  • 贵州农村的“巨型水稻”产量超高 - 'Giant
    石喜昌在贵州省三洲村种植水稻已有数十年,但他最近的秋收让人有些震惊,他的水稻第一次长到了2米多。53岁的石说:“我种的这种新品种‘巨稻’长2.05米,单株茎长约34厘米。”。石说,种植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约为7.5至9公吨,但巨型水稻的产量是这一产量的1.5倍。寨浩镇,其中三闸
    10-19 Economy
  • 耐盐水稻产量打破中国新纪录,达到每亩691.8公
    由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音译)发起的耐盐水稻产量达到了新高,耐盐常规水稻的平均产量超过每亩691.8公斤(0.06公顷)。《环球时报》从青岛耐盐碱水稻研究开发中心获悉,青岛耐盐常规水稻品种试验场在4‰氯化钠(NaCl)条件下存活
    10-13 Economy
  • 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杂交水稻攻克难关
    中国科技日新月异,杂交水稻攻克难关
    Farmers use tractors to gather rice in Huaian, Jiangsu province. XINHUADuring a general assembly of China’s top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in 2018, President Xi Jinping said “historic, holistic, and structural”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t
点击排行